因關渡宮僧人曾參與抗日活動,導致日軍進入後予以報復性的焚毁。但明治30年(光緒23年,1897)地方平靖後不久,鄉民開始重新建立廟宇。據〈北投公學校校長報告〉所載,當年董事林大春及翁源隆協議,以廟財二千元及庄民樂捐四百元籌資修建。關渡宮因有廟產租金的收入,故大部分的經費由廟方負擔,地方人士只需負擔百分之二十,主導此次修建的人是關渡出身的商人林大春。

  現存《重修關渡宮碑記》記載林大春為勸緣首事,捐龍銀二百元,再加上其他信徒共計捐龍銀一千二百七十六元,結算後尚缺龍銀八十五元,林大春再捐款補足缺額。當時臺灣媽祖廟已多,雖已有多座廟宇,但關渡媽祖地位在信徒心中仍相當重要,為了凸顯此歷史特性,廟宇落成後便取名為「關渡宮」,且沿用至今。

  不過因毀損嚴重,二千餘元的經費仍不足支用,直至明治40年(1907)林大春奉總督府的許可,向臺北、桃園、新竹及宜蘭等地方募捐,得款八千餘元,遂將廟宇的改建擴大規模迄今。至於林大春年事已高,故由魏田英協助完成後續工程。

  日治初期日本曹洞宗傳教師佐佐木珍龍,申請將關渡宮納入為分支寺廟,但至明治40年(1905),臺灣總督府為改善臺灣特有一田二主的怪異現象,取消墾戶大租權,讓實際持有土地的小租戶為地主,故政府酌以政府債券作為補償,但債券不能兌換變現,對關渡宮的經營產生很大壓力,爾後曹洞宗可能此因素放棄與關渡宮的上下寺關係,改由地方政府北投庄役場管理,庄長即為關渡宮的法定管理人。

  關於關渡宮遭颱風破壞而修繕的記載,可見《臺灣日日新報》大正2年(1913)6月1日(漢文版):「關渡宮廟宇因遭暴風雨破壞,信徒發起募捐修繕中,近來參拜者每天達五六十名之多。」數年後又遭受暴風雨的破壞,消息被登載於大正12年(1923)與昭和10年(1935)的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以及被記錄在〈關渡宮重修前殿碑記〉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