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花是台灣傳統建築中一門專業的工種,內容包含了堆灰(泥塑)、剪黏和交趾陶等三種工藝,與木雕、石雕、彩繪,共同組成傳統建築的裝飾體系。傳統廟宇屋頂上各種色彩斑斕、形象生動的人物故事、龍鳳花鳥,就是以剪花工藝製作的。除了屋頂之外,剪花也運用在室內外的牆壁上,比如水車堵、鵝頭墜、龍虎堵等處,運用範圍很廣。

  當前關渡宮的寺廟建築規模恢宏,是經過數個年代分批興建而成,而在這些建築的屋頂上,所採用的剪花工法也各有不同,現今所見以剪黏為主,加上少數的堆花與交趾陶作品。整體而言,關渡宮的剪花工藝較偏向近代,1950年代所流行的玻璃剪黏,目前在關渡宮內並不得見。而繼玻璃剪黏之後開始流行的工廠湳燙製品,則出現在媽祖殿、觀音殿、文昌帝君殿、凌霄寶殿、天壇、山門等建築的屋頂上。

  不過在近代臺北地區的寺廟修復,又開始出現重新恢復古老的碗片剪黏做法,關渡宮也在這個風氣之下,以碗片剪黏重新裝修了三川殿、龍門、虎門、拜殿、古佛洞、財神洞、媽祖靈應神蹟石雕壁牆等,這項大規模的裝修,奠定了關渡宮以碗片剪黏為主要特色的基礎。值得注意的是,關渡宮內仍存有一批頗有年代的堆花人物作品,如天壇正面、正面後方、圖書館大門等。這種在牆壁上製作的堆花,在日治時期相當流行,1950年代則大為風行於全台灣,而在關渡宮也出現了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