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渡內沿山區一帶平埔族有北投社、嗄嘮別社及唭哩岸社等三個部落,然在漢人入墾後,土地漸為漢人取得,原有平埔部落也轉為漢人村落。不過,北台灣首座媽祖廟建設於關渡口門,既非漢人街庄八里、淡水,也不在番人部社內,其原因推測應是以地理位置作為考量,此處恰好是漢人、平埔番社生活領域的中介點,是彼此安全防護的談判、溝通的場所,亦是漢、番交易要地。於關渡宮內留存的龍柱題刻:「北投社弟子潘元坤、劉士損、金佳玉仝喜助」,是說明平埔番人與漢人間的互動熱絡,番社與漢庄並存的現象形成最佳例證。

  沿著淡水河向臺北盆地望去,最先看到的是「獅象捍門」形勢的關渡,關渡隘口後方則是一望無際的肥沃稻田,還有倚靠群山分佈的村落。周圍環繞著護衛的山峰,河岸旁的街市商旅雲集,客船搖槳往來如織,熱鬧非凡。漢人移墾初期的交通運輸多以水路為主,基於安全與貨物交易的考量,都盡量避開陸路平埔各社的威脅。文獻上曾提及關渡門上游沿岸的水路、船舶渡口及各番社的關係,當時溯水路而上,可分成南、北二港二路線,其中,西南「南港水路(大漢溪)」可上至擺接社止(即板橋),而東北「北港水路(基隆河)」則可溯至峰仔嶼(汐止)止。路程中於武朥灣社、大浪泵社位置還可泊船。

  關渡古道起於何時,已不可知。由早期文獻看來,當關渡仍是漢番界域分隔的時代,山行小徑可能是淡水、北投間的通路型態。特別是當關渡地區漢人街庄出現以後,沿著庄與庄之間的山間小路便漸次發展而來。此後,隨著陸路交通往來越來越繁複、龐大的運輸需求,沿著山腳河道發展的平坦小徑便陸續開闢成完善的寬廣道路。此時,由小徑而更為村道,甚至縣道,大車路時代於焉展開。

  進入日本時代以後,配合淡水鐵道關渡車站的興工,在關渡、淡水地區街庄長、士林支廳長等人的倡議下,共同向臺北廳表達改修原有通路的輿情與需要,在得到執行後,沿途住民更於施工期間一同勞動參與道路整修,最終道路拓寬工程與江頭停車場於1902年12月竣工落成。此路開通以後,大致維持到光復以後,隨著公路南側被劃定為工業區,關渡鐵路沿線地區陸續出現了許多現代化工廠。

  淡水鐵道的出現,終結了關渡門水路風華歷史,加之淡水河的淤積,淡水線鐵道在1988年最後一班火車載運功成身退後,改由「捷運淡水線」取代,並於1997年通車,新的捷運關渡站也向東北遷徙,即今址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