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昌帝君殿是位於關渡宮正殿的右脇脅(左側),主要是供奉文昌帝君。文昌帝君又稱梓潼、文昌帝、濟順王、英顯王、梓潼夫子、梓潼帝君,以及靈應帝君,為主宰人間文運、功名、祿籍之神。


  •   文昌帝君曾降筆於世,作《梓潼帝君化書》,自述其身世曰:「予生於周初,迄今有七十三化矣。西晉之末,再遊人間之初,忽至會稽之陰,見一隱者,年五十許,具香燈仰天而祈。時中春之夜,天文燦爛,張翼二宿昭然在上。俯而聽之,隱者姓張,適符列宿之一,予於是生焉。」其成為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,與梓潼神亞子有關。依《晉書》所載,東晉寧康2年(374),蜀人張育自稱蜀王,起義抗擊前秦苻堅,英勇戰死,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,并尊奉他為雷澤龍神。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,因兩祠相鄰,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,並稱張亞子仕晉戰歿。《明史.禮志》即這麼記載著:「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,居蜀七曲山,仕晉戰歿,人為立廟祀之。唐宋屢封至英顯王。道家謂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,及人間祿籍,故元加封為帝君,而天下學校亦有祠祀者,歲二月三日生辰,遣官致祭。」

      「文昌」兩字為神名,亦為星名。從古代史部的記述考實,它在史記天官書、晉書天文志中,都是天文學上的星名,我國上古因有星辰的信仰,所以道教亦有星宿的崇拜。古命書《陽宅集成》中即記載著:「文昌足學飽經才,南極祥光照玉台,乾坤久固天齊福,神仙來慶壽筵開。」史記有云:「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。」文昌即是司科甲主文衡之星宿,文昌宮的六星是上將、次將、貴相、司命、司中和司祿,屬紫微垣。《索隱》有言:「上將威武,次將正左右,貴相理文緒,司祿賞功進士,司命主災咎,司中主左理也。」六星各有專司,掌理人間文運與祿籍,故為士人學子所崇拜。